在贛榆區黑林鎮的大吳山腳下,有一個名叫大赤澗的小村莊,人們經??梢钥吹揭晃恢心耆藫u著輪椅艱難地行進于村莊之間,為村民們傳遞著致富信息,收繳漁網等手工加工件,他就是因車禍致殘的贛榆籍退役軍人、共產黨員——馮之虎。
1993年冬天,23歲的馮之虎退伍后回到贛榆老家,在縣里一家企業上班兼跑運輸,妻子在家里照顧年幼的孩子,守著兩畝地,日子過得紅紅火火,全家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。
然而,天有不測風云。1998年春,馮之虎在騎車上班的路上出了車禍,腰椎受損,進了手術室,等待他的是下半生只能靠輪椅行走。半年后,離開病榻,坐在輪椅上的馮之虎傷心地哭了起來:“這怎么是我呢?”
因為車禍,馮之虎工作丟了,沒了收入,家里多年的積蓄也因為治病花光了。面對這樣的殘酷現實,馮之虎強忍悲痛回到大吳山腳下的老家。望著年幼的孩子及日夜操勞的妻子,馮之虎暗暗下定了決心:“雖然雙腿癱瘓沒有了知覺,但還有強有力的雙手,一定為妻兒遮風擋雨,過上幸福生活。”
“俺不怕苦,俺還能干。”難熬的日子里,馮之虎總是這樣安慰著妻子,也想著要做點什么。馮之虎心靈手巧,以前在家的時候,家用農具及電器壞了都是自己修,于是在鄉親們的幫助下,開起了修車鋪和小賣部。
對于坐在輪椅上的馮之虎來說,修車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。由于雙腿癱瘓,扒胎補胎及更換零部件極不方便,他用一根粗繩子套在自己的肩膀上,再將繩子的另一端系在自行車和電瓶車上,這樣可以操作方便些,長年累月下來,他的肩膀和胳膊上留下了數不清的繩印。有一次,因為重心前移,馮之虎連人帶輪椅翻倒在要修理的車上,滿臉都是血跡,妻子朱艷榮聞訊趕來,抱起他痛哭起來,心疼地說:“咱不干了。”可馮之虎沒有氣餒退縮,而是迎難而上。有時候村民修車接個鏈條,換個螺絲,錢遞過來又被馮之虎塞了回去,說:“彎個腰的事兒,慢走啊。”也只有他自己清楚,本來就是腰椎的病,坐著輪椅還彎著腰哪有那么容易。
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,馮之虎沒事時總喜歡上網瀏覽信息。一次,他發現網上有工廠發布編織漁網的信息,進而想到周邊靠著黃海,織漁網、蝦籠前景廣闊,是個機會。于是,他便和妻子商量,利用多年的積蓄翻蓋了300多平方米的織網操作間,干起了漁網代編織的活。隨著業務量的增加,他還招收了本村婦女20余人,在自己增加收入的同時,帶著大家鼓起了“錢袋子”。
“俺得好好謝謝之虎,我在家照顧家人還能有份活干,真的托了他的福。”遲秀麗今年50歲,丈夫有病導致生活困難,一直想找個活干補貼家用。馮之虎了解情況后,第一時間讓她來織網,一年增加了上萬元收入,緩解了家庭壓力。
“做個好人,別怕吃苦,使勁干。”這是馮之虎一直掛在嘴上的一句話。采訪結束后,這位老兵指著不遠處的大吳山說:“瞧,這就是我們風景秀麗的大吳山。”筆者循聲望去,遠處連綿的山峰如同一曲青春音符,蕩漾在山澗中,又如同一位穿上綠軍裝的戰士,昂首挺立。
?。▉碓矗?span>連云港發布 編輯/沈源)